2022 總結–通脹時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巴菲特在年初的時候說:通脹時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而投資自己主要靠學習。

查理芒格的《窮查理普通常識》也教我們跨領域學習形成多元思維模型。(讀書心得和摘要:窮查理普通常識,怎麼投資?怎麼跨領域學習形成多元思維模型?

2022年是通脹的一年,聽從兩位大師的建議,我把主要精力放在投資自己上面,主要做法是跨領域學習。結果是,我的心情不僅沒受各種資產下跌的影響,反而覺得自己更幸福了。

一切源於2021年底學的The Science of Wellbeing這門課程,我很喜歡這門課,也被說服了,所以實踐課程裡給的一系列建議,比如運動、睡眠、每天學習等等。(筆記:如何更幸福?Coursera課程The Science of Wellbeing筆記和心得

這門課改變了我的心態,讓我找到原動力。

本來準備過全心全意在家帶小孩和有空去學校做志工這樣的簡單生活的我,開始覺得想要迎接挑戰看看,因為人生最好的時候是我們接受挑戰、努力然後成功突破自己的時候。

The best moments in our lives are not the passive, receptive, relaxing times. The best moments usually occur if a person's body or mind is stretched to its limits in a voluntary effort to accomplish something difficult and worthwhile.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本來想要老公靠投資賺錢不用工作的我,認識到金錢對於幸福的提高是有限的,無所事事的生活並不能給我帶來長久的幸福感。

本來想要認真學投資的我,認識到投資大部分靠運氣(不確定性太高),小部分靠實力。但是投資的實力是類似查理蒙格所說的跨領域綜合思維模型,是一種獨立思考能力,不是像一般的學編程或者重訓這樣的技術。所以短期(5年-10年)很難提高,所以投資不能作為人生主要學習目標,但可以作為跨領域學習的次要目標。

下面分享這一年我對自己的投資:

投資健康——運動和睡眠

《幸福的科學》這門課裡提到運動和睡眠是兩個提升幸福感的最簡單最容易執行的方法。這兩個也是我今年的目標。

今年我嘗試了很多運動,比如羽球、跳繩、瑜珈和重訓。

年初的時候我沒有養成運動的習慣,每週便固定安排兩次瑜珈課和一次羽球,逼自己運動。和朋友打了一段時間的羽球,想要打更好,自己就額外找了教練來教,學了5個月,後來因為認識了重訓和朋友要上英文課沒時間打羽球而暫時放棄。畢竟羽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

本來趁每天會帶小孩去公園的時候跳繩,後來養成規律去重訓的習慣後暫時放棄。我很喜歡跳繩,等身體素質更好以後,在結合跳繩做HIIT。

會去重訓是因為有一次扭到腰去針灸,醫生說針灸只能緩解,根本改善還是要靠提高肌力和肌耐力。於是我就去家附近的肌力訓練教室學習,目前已學習超過半年。

重訓讓我的背部疼痛消失,讓我的身體可以游刃有餘的應付每天的生活,也讓我專注力提高,給我正面的情緒能量。現在每週會安排二到三次重訓,一次去家附近的肌力訓練中心找專業的教練學習動作細節並挑戰最大肌力,一到兩次自己去健身房做自由重量訓練複習所學。

年初持續半年的每週兩次的瑜珈課程也結束了,改為在重訓前後,稍微做動態伸展。

此外,我改掉了熬夜的習慣,幾乎不會超過11點睡,大部分時間10點前就睡了。

3.投資學習知識和技能——CS

因為受查理蒙格的跨領域學習建議影響,我對學習的科目不設限。

我本來是想學點Python來看看能否對投資有所幫助的,結果發現很難。所以又去學了入門的CS50,CS50真是門好課,上完獲得滿滿的成就感,也讓我對後續學習產生興趣。給我有些無聊的生活找點挑戰,讓我很久沒動的大腦獲得鍛鍊。

在學CS61A的時候,我一度養成了每天早睡早起的習慣,常常10點前睡早上5點多自然醒。

學習了這些課程後,我發現學習本身就可以讓我的生活更好。

積極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的觀點認為,我們要找到自己特有的性格優勢和美德,並且在生活和工作中發揮這些優勢和美德,這樣我們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我本身就愛學習,而每天學習真的讓自我感覺不錯。

總結:

以前的的投資目標是投資組合年化15%(顯然失敗),而現在我的目標是自己每年進步15%。和投資股票受大環境和不確定性影響不一樣,投資自己主要靠自己掌控,投資績效也由自己衡量。

想一想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朝這個大方向投資自己,整個過程既充實又充滿意義,最後自然收獲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