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關於投資的7個總結,投資報酬率目標

1.投資不是致富的手段,而是保值的手段。

普通的投資者如果抱著發家致富的夢想投入股市,跟風操作,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投資應該是保值和增值的手段。

首要功能是保值,讓我們辛苦攢下的勞動所得避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變的越來越不值錢。次要功能是增值,共享人類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

不要指望靠投資一夜暴富。

2.設定合理的投資報酬率目標-平均年化11%左右。

SPY1928年到2020年的收益率(加股息)如下表:

source:http://people.stern.nyu.edu/adamodar/pdfiles/Statistics101/Slides/Session3A.pdf

其中,S&P 500 的過去93年的算術平均收益率是11.64%。

根據中央極限定理,均值收斂於常態分佈。收益率的標準誤差(標準差除以93的平方根)為2.02%。

也就是說67%的概率,平均收益率會落在1個標準誤差內,即9.62%-13.66%。

95%的概率,平均收益率會落在2個標準誤差內,即7.6%-15.68%。

source:http://people.stern.nyu.edu/adamodar/pdfiles/Statistics101/Slides/Session3A.pdf

而且,美股是過去100年來全球表現最好的股市,所以我們使用美股的數據是有幸存者偏見的。

所以,要根據統計學知識來設定投資收益率目標的話,95%的均值範圍是7.6%-15.68%,10%左右是比較合理的年化利潤率目標。

3.時間才是成功投資的最大武器

按10%的年化收益率,100萬需要花25年才能增加到1000萬。

前期的積累非常慢,以至於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這個耐心慢慢致富。

1000萬以後就比較快,10%的年化,7.2年就可以翻倍成2000萬,再7.2年就可以翻倍成4000萬。

所以投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時間是投資者最好的朋友。盡量早一點投資,盡早多攢點錢投資,享受時間的紅利。

4.學習投資也很有趣,可以增加智慧。

可以學習經濟學類,比如宏觀微觀經、會計、企業金融、統計、數據分析等等。

可以了解各個行業各個公司各個領導。

可以學習心裡學類,比如行為經濟學。

更可以在一次次的投資中發現人性的弱點,比如貪婪、恐懼、沒有耐心、自大、守舊、攀比、沒有信念容易動搖等等,因為投資會放大人性的弱點。

我們很容易掌握各種知識,但是很難克服自己心理的弱點。

所以,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學習投資的原因,學習投資不僅可以幫我認識世界,也可以幫我認識自己。不僅可以幫我賺到錢,更可能幫我慢慢變的有智慧。

5.不想學習投資的話,買SPY就好了。

如果有更感興趣的事情可以做,完全不用學習投資。

如果是長期投資的話,不用買債券,直接買SPY就好了。

93年美股的平均報酬是11.64%,債券只有5.21%,相差6.43%。

如果受不了波動性,那可以加入債券,但是波動性降低的同時會拉低收益率。這邊得到,另外一邊就必須付出。可以忍受波動性長期來看可以獲得高的收益率。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每個人看個人不同的情況做出不同的取捨。

6.除了投資以外,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值得做。

人生的大部分時間不應該浪費在投資上,除非是真的有興趣。

投資是個漫長的過程,時間是主角,運氣是配角,個人能控制的有限。有時我們忙再多不僅沒用,還有反效果。分配一點點業餘時間來做就好了。

所以平常多留意不同的好公司,耐心的等待好的入場機會,最多一年再評估一次是否需要賣出,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來發揮魔力。

然後把我們的大部分時間花在比投資賺錢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比如工作、兩性關係、朋友關係、親子關係、育兒、個人成長和回報社會等等。

7.金錢的邊際效用遞減。

一直以為賺多少錢就會更幸福,其實不會。因為我們的大腦很快就會適應新的擁有,這是生物構造決定的。

美國心理醫生在2008-2009年對450000萬美國人的調查發現家庭年均所得75000美元後,薪水的增加只可以提升個人對目前生活的評估(evaluation of life)但是在提升幸福感(wellbeing)上面效果有限。(High income improves evaluation of life but not emotional well-being

也就是說,在到達某個數字前,薪水增加確實可以提高個人對生活的評估和提升幸福感。但是到達某個數字後,金錢的增加只能提高個人對生活的評估,而對提升幸福感的效用越來越小。

總結:

投資不是致富的手段,想要靠投資致富不切實際。不要相信什麼號稱可以教人年化報酬率可以超過20%甚至50%的秘籍。

勤勤懇懇的做好本業,保持花的錢比賺的錢少,儘早做適當的投資,利用時間帶來的複利效果,就會慢慢變的越來越有錢。

想要學習投資的話,就像打開了一扇知識的大門,有太多的內容可以學習,並且在過程中更好的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從過程中學習思考並積累智慧。

不想要學投資的話,年輕人可以投資SPY,年長者可以股債結合降低風險。

最後,心理學家早就發現:金錢不是影響我們快樂和幸福的最主要的因素。即使我們的財富達到了一個數字,我們也會很快就習慣,並且恢復一般的快樂水平。

找到自己的性格優勢,每天在生活中發揮它們,可以讓我們擁有快樂平和充實的人生。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對這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可以讓我們擁有有意義的人生。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