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來,我幾乎沒時間看劇,但是最近看了俗女養成記。又溫馨,又搞笑,又發人深思,有種被治癒的感覺。
好羨慕陳嘉玲
40歲不用被摧婚催生,真好。
電視劇裡從來沒用哪一幕有任何一個親戚催婚催生的。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身邊的堂妹們從不會被催生催婚。對比當年我25歲的時候,過年的時候走親戚,被一群親戚批評了一個多小時,既嫌我不會賺大錢,又嫌我沒有男朋友讓爸媽擔心。真的是我人生最慘經歷之一。
女生也可以養家,真好。
電視劇最後的一幕,陳嘉玲拿出棒球向牛奶糖求婚,說:這個家換我去打拼,你可以安心追求自己的夢想。這句話讓我很感動。一方面,她覺得追求夢想比賺錢對牛奶糖更重要;另一方面,女生也可以有勇氣為愛付出為家付出,只為成就對方。好羨慕她有這樣的心態和勇氣。
loser也可以很幸福,真好。
第一季的陳嘉玲離開台北的時候沒有工作沒有家庭,只有一百多萬存款而已。第二季的陳嘉玲花完存款,努力轉行做一個普通的導遊,交往中的男友也很普通。按照我一直被灌輸的標準,應該算是個loser。但是她又真的很幸福。當她懷孕安胎的時候,一群人圍在旁邊為了安排更好的照顧她而鬥嘴,她微笑著睡著了。最幸福的生活不過如此,被所愛的人關心著包圍著。
因為羨慕陳嘉玲,覺得她這樣的生活很棒。所以看完俗女養成記,我最大的啟發就是:我就做一個幸福的俗女好了。
常常覺得自己是一個loser
我之前常常覺得自己很失敗,有時走路的時候還會自言自語說:我就是個loser。然後我們姐姐會問我:什麼是loser。
學完The Science of Wellbeing(幸福的科學)後,我好像意識到自己的原因了。
1.自己設定比較高的reference point
我幾乎每天(除非下大雨)都會帶小朋友去公園玩,連有疫情的時候也還是常去公園散步騎車。偶爾天氣不穩想窩在家,我就會有些自責自己懶惰。但是昨天遇到一個媽媽,她說這是她們這半年來第一次來公園。
比如我的BMI在19.5,屬於健康的範圍,但是我卻一直覺得自己很胖。
比如我每天都會煮三餐,偶爾外面買便當給我小孩吃,我都會有點內疚沒有好好餵他們。
諸如此類,從這些小事就可以發現:我覺得我給自己的要求太高,達不到後就覺得自己很失敗。
2.大環境到處都是reference point
社交媒體,部落格、youtube、雜誌媒體都讓我們增加互相比較。
有些人心理很強大,比較不會被影響。
像是我老公,他從來不會自卑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個loser。
而我心理比較容易受影響。
比如我前同事升遷了,而我卻待在家裡帶小孩,比較下來覺得自己很廢。
比如投資報酬率,Motley Fool的Saul,2021年10月的YTD報酬率超過80%,而我卻連大盤都無法打敗,真的太遜了,覺得自己很廢。但是人家已經投資了超過20年,我的自主投資幾乎才從幾個月前開始,之前大部分是盲目跟風。所以我寫了篇文章:散戶關於投資的7個總結,投資報酬率目標,目標是降低自己的reference point。
比如賺錢,大概和我寫部落格同時的時間,我老公的姐姐給她的愛貓開設IG,1年多過去了,她的貓咪變成了網紅,日賺斗金,而我卻沒有賺到錢。我問我老公我是不是很失敗,我老公卻說:那我給你錢好了。頓時讓我想到了,我只看到人家的擁有,而沒看到我自己擁有的。(所以我現在寫這篇文章來給自己心理按摩,安慰自己做個俗女就好)
3.整個社會環境,賺錢多少等於自我實現
之前接受的教育推崇唯物主義,整個社會陷入唯一的一個價值觀,那就是賺錢。
像我媽媽就常常說,這不能當飯吃,那不能當飯吃。只要不能當飯吃的,都沒有用。
讀書的時候也是,老師從小到大灌輸的就是:好好讀書,考好大學,賺大錢,改變命運。好像讀書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後賺錢。
我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幾乎不看朋友在社交媒體的分享,以免勾起我的自卑,但是這樣治標不治本。
做個幸福的俗女就好
我老公說他老師曾經說:我不期待你們以後多成功多了不起,我只要你們以後不要作奸犯科,不要被抓了說我老師是林某秀就好了。我怎麼沒有遇到這樣的老師。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特質不同,不是每個人都有賺大錢的能力。
有些人比較愛追求物質,也有些人比較追求精神。影響了中華幾千年來的儒家文化是把精神追求放在物質追求的前面。《大學》裡提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放在前面。孔子孟子等提出仁、義、禮、智、信的做人標準,給幾千年來的讀書人道德上的指引。
突然一夕間,我們都被教育成賺錢第一,不會賺錢就是loser。
但是整個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
有些人的特質是很善良友善,這些人可以讓整個社會更溫暖;有些人的特質是愛學習愛研究,因為有這些人各種科學才能進步;有些人待在家裡養育小孩照顧父母,多一個幸福的家庭整個社會就會多一點幸福;有些人很有領導魅力,這些人就可以去領導公司,給整個世界創造價值。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為家庭和社會做貢獻。每個人都是很有價值的存在。
所以,我遵紀守法,我養育2個小孩,認真的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讓我周圍的人感到愛和友善,我也一直在努力在嘗試,努力在讓自己變的更好。
我在讀書的時候,就知道除了追求金錢,也要探索內心世界,比如追求心靈和智慧的成長。可惜這麼多年,一直陷於積累金錢中而放棄了關心自己的內心世界過的好不好。
從此以後,我的目標就變成當一個俗女。
承認自己很平凡很普通,放下對於所謂“成功”的執念。
像陳嘉玲一樣,努力的活著,認識倒自己是被幸福包圍著,也努力從每天的日常生活小事中創造更多的幸福。
金錢的積累重要,但是智慧和修養的積累更重要。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有修養的人。
Yes
http://goldbookpsourra.ml/chk/21